|
【健康科普秀】头孢过敏事件背后:你需要知道的用药安全常识发表时间:2025-05-27 19:16 近日,“19岁女生注射头孢过敏不幸身亡”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,公众对头孢类药物是否需要皮试的争论再度升温。作为药师,我们在痛心之余更想告诉大家:关于头孢类药物是否需要皮试、如何规避用药风险,普通民众需要掌握以下科学认知。 头孢菌素的“家族档案” 作为我们今天的主角“头孢菌素类”抗生素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菌药物之一,可谓占据了抗菌药物治疗的半壁江山。自1945年问世以来,已发展出五代产品。从一代头孢应对常见革兰阳性菌,到五代头孢对耐药菌的精准打击,它们在肺炎、泌尿系统感染、术后预防感染等疾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 头孢类药物使用前到底需不需要进行皮试? 看看权威指南怎么说 2021年,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一份重磅文件——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(2021年版)》的通知明文规定,不推荐在使用头孢菌素前常规进行皮试,仅以下情况需要皮试: 1.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过敏史患者。 2.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,如我院目前使用的头孢噻肟钠。 而对于有过敏性疾病病史,如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、特应性皮炎、食物过敏和其他药物过敏,发生头孢菌素过敏的几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,应用头孢菌素前也无需常规进行皮试。但上述患者用药后一旦出现过敏反应,症状可能会更重,应加强用药后观察。 为何取消头孢菌素皮试?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全身性一般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.07%-2.8%,过敏性休克罕见(0.0001%-0.1%),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,使用头孢菌素全身性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低。 皮试结果不准确1.皮试阴性≠不过敏 2.皮试阳性≠一定过敏 3.皮试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。即使皮试结果是阴性,仍然有可能会过敏。因此,皮试并非万无一失的防护网,反而可能带来误导。 带来安全隐患 皮试假阳性结果可能导致非过敏的患者被误判,限制了临床用药的选择,而皮试阴性结果,可能带来虚假的安全感,增加了过敏反应处理不及时的风险。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,我们在使用头孢菌素时应该如何规避风险呢?医院药师将这份安全用药小贴士送给大家 安全用药小贴士 医学没有"绝对安全" 但可以"相对可控" 头孢作为最常用的抗菌药之一,挽救了无数生命,但任何药物都有风险。我们既要避免因噎废食拒绝用药,也要对潜在风险保持清醒认知。医患充分沟通+严格用药监护+公众科学认知,才是抵御风险的最佳组合。 我院新院区开设有药学门诊,如果您对用药有任何疑问,都可以来咨询我们。 药学门诊地址:新院区门诊大厅入口慢病服务中心内。 |